国内首个“远程教学卫星诊室”落地贵州,粤黔医疗协作再谱新篇
79 岁,突发腰部疼痛,入院三天,保守治疗,下一步是继续维持,还是手术?
带着疑问,黔南州都匀市人民医院的骨科副主任医师黄泽松,拨通了远在 100 多公里外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骨科专家。
全国首个“远程教学卫星诊室”,在3月15日落地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人民医院。在这个特别的“空中诊室”里,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专家申智敏主任在了解过患者的病情、检验检查结果后,隔着屏幕指导黄泽松进行体察:患者右腿压左腿的动作痛不痛,蹲起痛不痛……
黄泽松在上级专家指导下为患者进行体察
经过分析,申智敏对引起腰部疼痛的病因有了初步推断: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是肯定有,骨质疏松也是其中一个因素,重要的是需要补充髋关节的核磁共振检查。“疼痛位置比较像髋关节区域,从屈伸动作来看其外展存在问题,高度怀疑髋关节是否健康。”同时,专家对目前施行的治疗方案表示认可,“可以继续保守治疗,待检查完善后可以再连线沟通”。
申智敏通过“远程教学卫星诊室”指导医学教学
在申智敏的“空中指导”下,黄泽松心中的疑问得到了答案,“上级专家来指导我们这边工作,对我们帮助很大。”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的支持下,依托腾讯健康及生态合作伙伴的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先进数字技术,全国首个“远程教学卫星门诊”在都匀市人民医院揭牌投入常态化运行,将把专家“请下来”式的义诊帮扶,升级为让专家“留下来”的常态化教学。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贵州医院执行院长陈振光介绍,相比阵发性、低频率的远程门诊,“远程教学卫星门诊”相当于把中山一院的教授门诊“搬”到了都匀,让黔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常态化看上“专家号”。同时,通过远程教学门诊、远程教学,以医教融合的方式,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医护技术水平和临床研究能力,进而带动贵州整体医疗水平提升,这也是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使命。
据介绍,今年2月中山一院贵州医院科教部和护理部组织了一场面向院内的专家远程教学,却收到了来自都匀市、龙里县等贵州基层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报名,最终听课人数超过了 2 万。在陈振光院长看来,这正是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使命体现:发挥在疑难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医学人才培养、临床研究、疾病防控、医院管理等方面代表区域的顶尖水平,带动区域医疗、预防和保健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实现区域间医疗服务同质化。而“远程教学卫星门诊”则是实现这一使命的数智化手段。
黔南州城市医疗集团副书记苏军指出,接下来黔南州将以“远程教学卫星门诊”为范例,持续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通数据壁垒,建立高效的协作机制,切实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让黔南人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内知名专家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山一院贵州医院是基于“增加医疗资源,优化区域城乡布局,做到大病不出省,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的顶层战略指导,在2022年7月,由贵州省政府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形成以中山一院贵州医院为中枢,通过将中山一院贵州医院品牌、技术、人才、文化“四平移”,实现医疗、教学、科研、管理“四统一”,打造立足贵州、覆盖西南的临床诊疗、教学、科研中心。而“远程教学卫星诊室”,则是基于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采用“专用医疗设备+区块链”的数字化技术路线,并以“一键连接、逐级赋能”的临床应用方式把上级医院专家“面对面”带到基层患者身边,破解了医疗基层看病难问题,并通过实操教学助力基层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提升,是让群众更有“医”靠的关键一步。
首个“远程教学卫星门诊”的落地,对于粤黔协作来说,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一源自广东的技术、理念与贵州实践相结合的粤黔协作案例,将成为贵州省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标杆案例,为中国乡村医疗体系发展提供全新参考路径的同时,成为贵州实践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